星空体育APP1914年,颐和园正式对公众开放,这座皇家园林的神秘面纱由此揭开。新中国成立后,颐和园成为人民的公园,古老的皇家园林不再被少数人独占,成为全体民众共享的财富。
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如今,颐和园已经成为北京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性人文景观,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。
10月中旬,乐寿堂西侧的养云轩经修缮后“重妆归来”,这里将被打造成颐和园研究院星空体育APP下载。这些年,颐和园对园内古建的修缮维护一直在悄然进行着。
清朝时,作为皇家苑囿,颐和园严格禁止普通百姓入内。民国建立后,根据优待皇室条件,颐和园仍归逊清皇室管理。此后,因社会各界要求开放的呼声日高,加上清室增加收入的需求,颐和园逐步向社会公众开放。但受票价限制,能买票入园参观的,仍是少数。
1949年4月,“管理颐和园事务所”正式改称“颐和园管理处”。5月,颐和园划归北平市政府直接领导,并成立颐和园管理委员会。自此,普通市民走进皇家园林,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启,皇家苑囿真正成为人民的公园。
旧时王谢堂前燕,飞入寻常百姓家。普通市民走进曾经的皇家园林,最想领略的就是昔日的皇家风采。新中国成立后,颐和园陆续对园内古建进行修缮,不断扩大开放面积。这几年,颐和园对长廊、须弥灵境、画中游、养云轩等古建进行修缮并重新开放,皇家园林逐渐向普通百姓露出真容。
颐和园最著名的景点当数长廊了,它全长728米,共273间,是当代世界上最长的画廊。梁枋上绘有精美的彩画,这些彩画涵盖了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等各种题材,共14000余幅。每一幅彩画都是古代工匠艺术智慧的结晶,从这些彩画中,游客可以窥探到当时的绘画风格、色彩搭配以及艺术审美观念。1959年、1979年、1989年,曾开展过三次长廊彩画重绘工作。
从2020年起,颐和园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,开展长廊彩画病害调查与勘察设计工作,为彩画进行全面“体检”。
此次修复,充分利用颐和园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人才优势,保留原材料和工艺。重绘彩画时,传承人亲手重绘包袱,补绘包袱聚锦,绘制规矩活,使长廊彩画做到遗产传承、保护、管理、利用的可持续发展。
“在对长廊整体建筑彩画勘察过程中,首次创新性地使用了三维数字化勘察技术手段,结合三维数字化信息采集,通过自主软件开发,对长廊本体彩画的病害现状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。”颐和园党委书记、园长李晓光介绍。
从彩色相机到三维激光扫描,在高科技的加持下,长廊彩画完整的高清影像三维模型形成。打开电脑,一个可以360度呈现的长廊出现在眼前,想要调取哪间廊子的哪幅画面,都可以通过搜索软件直接找出来,还可以放大缩小。想了解一幅彩画是否有病害趋势或变化,只要拿着电脑到现场调取相应画面,便可一目了然。
须弥灵境建筑群遗址、景福阁、养云轩等景区,这几年都进行了修缮保护。10月中下旬,著名的苏州街景区也开始修缮。目前,颐和园复建开放区域超过1万平方米。
一些修缮后的景区被赋予新的使命。比如,景福阁主建筑将进行“活化”利用,采用新形式星空体育APP下载、新表达、新体验来进行红色文化的展示;养云轩正在被打造成颐和园研究院,古建筑将承载学术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对外交流、学术出版等多样功能。
5月17日至8月25日,一场精美的木器展览在颐和园博物馆与观众见面,83件/套展品展示传统家具之美。这是系列精品文物专题展“园说”的第六期。如今,第七期“园说”正在筹备中,预计明年9月开展。
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,颐和园里有着近4万件可移动文物,能生动展现颐和园的历史变迁。2021年9月28日,颐和园博物馆挂牌成立,把文物拿出来展出,深入挖掘园林文物背后的故事,让文物说话、让历史说话、让文化说话。
颐和园博物馆最著名的当数“园说”系列文物展,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已成功举办了6期。展览从各个微观的视角入手,深入挖掘园林中蕴含的不同文化主题,以更好地传承、弘扬优秀园林文化,让更多的公众了解园林、走近园林、热爱园林,“以文物诉说园林、以园林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”的理念深入人心。
在2022年举行的“园说Ⅳ——这片山水这片园”展览中,171件文物为游客讲述“三山五园”沧桑巨变。辽代“头陀遗身舍利舌塔”碑、金代“塔铭”残件、金元时期“敕赐弘济菴”石匾证实三山五园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辽金时期;巨大的弧形屏幕上动态呈现出一幅清末版本的《清明上河图》,原来,这是光绪皇帝、慈禧太后御制的“旅行指南”,游客跟着动画中清代官员的步伐行进,遍览“三山五园”……
在“园说Ⅵ——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”展览中,为了让观众参观家具展时更有代入感,绝大多数文物去掉了“保护罩”,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。配合展览,颐和园还开展了家具研究、家具修复等学术讲座、线上专题直播,并为中小学生暑期社教活动开设专题科普讲堂。
新时期,颐和园博物馆的展览将传统文化科普落到实处,不仅通过展览让文物更多地展现在公众面前,还将文化活动、科普活动等组合,让各界支持和自身努力形成合力,共同让文物“活”起来。
这个秋天,颐和园后溪河的美景再度“封神”,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打卡。
除了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古建,旖旎秀丽的园林风光也是颐和园的金字招牌。碧波荡漾的昆明湖、美轮美奂的十七孔桥、宏伟壮丽的佛香阁……这些经典景点自不必说,近年来,颐和园还着力打造了西堤和后溪河两处美景,成为网红打卡地。
每年的3月中下旬,颐和园的西堤山桃都会准时来报春。一树树桃枝蜿蜒曲折,绽放着点点桃花,探入碧波荡漾的湖面,背后的杨柳青丝如烟,娉婷袅娜,映衬着远处的十七孔桥;鸳鸯、黑天鹅悠然自得地游弋在花枝之下,诗意盎然;一阵微风吹过,花瓣飘飘洒洒地落到湖面上……
美景背后,是大树修剪班的功劳。杜劲松师傅带领团队完成了西堤的树木修剪,为游客打造出一个美丽的“桃花源”。
到了秋天,另一处网红打卡地——后溪河闪亮登场。后溪河也叫后湖,位于万寿山北边,因为位置比较偏僻,原本是一个比较冷门的景区。其绝美风景被摄影爱好者们发现后,成了大家争相追逐的拍摄胜地。
后溪河两岸种植着白蜡、银杏、朴树,以及槭树类、槲栎类植物,随着气温降低,树叶呈现出橘、黄色深浅斑斓的叶色。五彩斑斓的树叶与潺潺流过的后溪河水面,形成了难得一见的北方秋季景观,游船由后溪河往返于苏州街和昆明湖,景色优美宜人,吸引大批游客打卡拍摄。
后溪河的美是颐和园几代园林技师接力打造出来的。两岸的大乔木在秋日暖阳下呈现出热烈且纷繁的色彩,与远处的西山形成大山大景的园林意境。这背后隐藏着园林技师的景观审美与精心养护。
杜劲松说,驳岸边探水枝是大树修剪时特意保留下来的,参照了《芥子园画谱》,修剪后的大树,独树成景,带有中国画的神韵。
近年来,颐和园将推动历史名园原真性保护作为建设花园城市的重要抓手,在长廊、西堤、后溪河、耕织图四个景观示范区,营建皇家园林精品景观,实施万寿山区域景观生态修复和昆明湖周边景观提升,整体保护古典园林的山形水系。
国庆假期第一天,益寿堂里传来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的歌唱声。这是颐和园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推出的音乐快闪。学子们重走“进京赶考之路”,益寿堂上演音乐课。
颐和园以世界文化遗产、皇家园林的身份闻名于世,鲜为人知的是,它还有一段红色历史。
1949年3月25日,率领中央机关抵达北平后,到颐和园益寿堂休息,益寿堂成为“进京赶考之路”上一个重要落脚点。
益寿堂偏居颐和园一隅,远离昆明湖与佛香阁。1949年3月25日,在结束了西苑阅兵后,在这座幽静的小院宴请了众多民主人士共进晚餐。而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晚宴,让民主人士面对面真切感受到了人通过政治协商建立新中国的诚意,从而为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。
2021年6月,颐和园益寿堂正式揭牌成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这里的“古都春晓——中央‘进京赶考之路’颐和园专题展览”以1949年3月25日“益寿堂晚宴”为核心内容,通过丰富的文献史料和现代化的展陈手段回顾了这段红色历史。
策展团队通过研究大量史料文献,还原了76年前“益寿堂晚宴”的细节。如今,益寿堂正殿再现晚宴场景,一批“老物件”是按照历史规格复原的——火炉是园藏文物,圆桌、圆凳按照园藏实物仿制,摆放参考同时期仿制的餐具、桌布等。两张圆桌上,摆放的餐品是颐和园听鹂馆制作的驴打滚、艾窝窝、小窝头等北京小吃。复原的是民主人士到达前摆好餐具和小餐点的场景。
距离益寿堂不远的景福阁也完成了一次大规模修缮,于2023年10月30日竣工。1949年,北平联合办事处在此成立。颐和园红色文化片区得到进一步丰富。
这两年,颐和园持续挖掘益寿堂红色文化血脉,先后升级“1+N”定制红色课堂服务,提升改造红色阅读空间,并围绕园内两个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3条“红色游览路线”,增加颐和园红色文化品牌服务项目星空体育APP下载。“颐和园将以益寿堂红色展览为依托,形成益寿堂红色文化展览区、景福阁红色文化体验区、乐农轩红色文化教学区,形成颐和园红色文化片区,扩大颐和园红色文化的影响力。”颐和园副园长杜娟表示。
颐和园作为园林艺术的瑰宝,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使命,它不仅是红色历史的生动课堂,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革命先辈的足迹与精神,更是科普教育的鲜活教材,以其独特的建筑、丰富的文化内涵向人们传播各类知识。
2024年年底,位于颐和园耕织图景区的科普小屋将正式投入使用,这是颐和园第一个现代化科普专用场所。三间教室根据颐和园的生态、文化、历史划分主题,扎根在颐和园西部推进全民科普。2024年前10个月,颐和园累计开展了251场科普活动,19万名游客深度体验颐和园文化。在北京一零一中学、北京市西苑小学,颐和园还将8门科普课程送进校园,同学们可以在选修课中选择更多颐和园相关的深度课程。颐和园金牌讲解员走进学校,为同学们带来一个古老而鲜活的颐和园。
颐和园与周边大、中小学开展志愿活动也是由来已久,自2004年与国际关系学院开展合作以来,先后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等周边高校开展“双奥”志愿服务,不断完善“园校合作”机制,借着新青年之手,让这座古老的园林在历史的长河中再次焕发勃勃生机。
走过110年的开放历程,颐和园这座古老的园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、绽放出新光彩。从1914年皇家禁苑初开到成为人民的公园,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,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。
2012年“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区”首次作为一个独特历史文化片区,写入北京市党代会报告。2017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批复的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(2016年-2035年)》,明确“三山五园地区”与“老城”并列,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两大重点区域,应加强整体保护。“北京海淀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”作为首批试点建设单位之一,经过三年建设,2024年1月获国家文物局授牌。
颐和园作为“三山五园”中保护最为完整的古典园林和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,近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、生态文明建设、红色文化展示、科普教育等方面成绩斐然。从保护性修缮后的长廊到重新亮相的画中游,古建修缮技艺精益求精。从桃柳夹岸的西堤到五彩斑斓的后溪河,皇家园林特色景观体系不断完善。从益寿堂专题展到景福阁的修缮利用,红色文化片区更具影响力。从完善“园校合作”机制到志愿活动开展,世界遗产服务市民和社区的能力稳步提升。
抚今追昔,展望未来。我们希望颐和园贯彻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,积极推动世界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,努力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区,为推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做出更大的贡献。